故人相问,冰心玉壶。很久了,和我的那帮兄弟们没有联系了。心里的挂念却是不断。
老王、可可、老大、老二、妖怪、小胖,悠悠,你们可都还好?
这儿傍晚的时候下雨了,不大,有风,飘摇的雨中送她回家来,就忽然想起了你们来。
想到老王走的时候我在Taxi后座中泪流满面,想到我们“漂三叶”时我输了整整一条烟,想到千禧年的那一个夜晚那一壶老酒,想到我们对“公鸡”的嘲笑,想到我舍友的床帘,想到“安红”,想到男研究生、女研究生、男本科生、女专科生大家挤在一个楼层的那段美好时光。想到可可常去刷牙,一天三到N次,因为那个女生外号“洗衣机”,想到他后来的网恋,想到妖怪看《天使爱美丽》后忧郁的心情,想到神秘的悠悠他神鬼莫测的爱情罗曼史,想到老王和小钱风雨漫长的恋爱历程,最后还是无疾而终,令人黯然。
而现在,可可在北大坚持他的理想,老王在上海学习为商之道,悠悠的广告业务也是让他的疲累指数达到9.2,妖怪去做他的公务员了,却是嗜好不改,依旧每周东游西逛,收集邮票、古画、电话卡、磁卡、IC卡各种各样的卡,小胖也有自己的女朋友了,这还是他的初恋呢。老二考回大学继续读博,老大回到老家继续修炼…………
写到这里,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祝福你们!那段时光我会永远珍藏心中的。
4/04/2007
Anthropocentrism
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是一个外来词。在哲学史上较早、较系统地明确论及“人类中心主义”的当属海德格尔。1946年秋,海德格尔在其《关于人道主义的通信》(Letter on Humanism)中明确宣称要“反对迄今为止的一切人类中心论”。其主要论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1)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就是人类中心论。“一切形而上学之特有的东西表现在:形而上学是‘人类中心的’。因此,任何人类中心论仍然是形而上学的。”(2)西方的“人论”早已变成该受批判的“人类中心论”了。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到处围绕着自身旋转”,甚至可以认为从柏拉图到尼采的整个西方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中心论史。故而,海德格尔明确指出:“人不是存在者的中心,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3)“人类中心论”的产生意味着思想时代的终结。正是由于人类中心论的产生,存在被遗忘 、被遮蔽。(4)与“人类中心论”的对立绝不包含维护非人性的东西。人类中心论对理性的本质不加沉思,因为通过将某物视为价值(工具价值),“价值”就失去了它的存在合理性而遭到遗弃。因此,反对“人类中心论”只会使人更加人性,更加符合人之为人的本质。
两耳之间
天快亮了吧,虽然这是北方的秋天。
又是一个不眠的夜。如此清醒,乏力却不想睡。
那就喝杯咖啡吧。苦苦的,苦后的香甜却更令人回味。
记得罗大佑曾经说过,爱情和音乐不能并存的。
是的,摇滚虽然看似真实,确是不可多听的。爱情看似虚无缥缈,确是在坚实的基础上。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说不定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呢!
无奈的笑。
两耳之间,你在想什么?
又是一个不眠的夜。如此清醒,乏力却不想睡。
那就喝杯咖啡吧。苦苦的,苦后的香甜却更令人回味。
记得罗大佑曾经说过,爱情和音乐不能并存的。
是的,摇滚虽然看似真实,确是不可多听的。爱情看似虚无缥缈,确是在坚实的基础上。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说不定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呢!
无奈的笑。
两耳之间,你在想什么?
在走向更伟大的真理的路上
1. “重要的不是著作,而是道路。”当海德格尔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许他想到的正是自亘古以来作为那价值与认识之“承载性”的大地。道——道路的隐喻是不言而自明的。人类在认识论上的尊严由于它过分的膨胀,由于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灵性”的不能逻辑自反,人的绽出(“站出”,standing out)于真理被湮没了。它日益沉溺于至深的“伟大”而不能自拔。
2. “人性是总体的标准。”还有,“真正的人性是真正的宗教的标准”——人道是每一种宗教的最低标准;“真正的宗教是真正人道的实现”——宗教是实现人性的最好先决条件。(汉斯•昆)可以说,这种所谓的“普世宗教”它仍然沦陷于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究其实,是将那至上的位格降格,将他与作为理智“单子”的人类(creation)相提并论,甚至在一种更隐蔽的意义上,其存在尚需作为人的核心的理智来“论证”他的合法性(合理性)。被理智知晓的东西并不是信仰之物。而这一点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之前并不明了。可以说,“上帝问题”在哲学中的合法席位并不是一个问题。作为所有人的上帝,其无限的位格存在是真正的普适性和普世性的。
3. 位格信仰是整个圣经的核心。人类知识的临时性的隐蔽与形而上学互为因果。形而上学其本质本是超时间世界和趋向无时间世界。然而,不幸的是,它被人类的自以为是和傲慢无知所玷污。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以“人道主义”为自身旋转轴心的“形而上学”不能将那隐而不显的“无限”(“无限者”)显明。它将自身蜕变为孔德的实证科学。而归根到底,上帝并不是证明的对象,也不是所谓“直觉”和“智的直觉”的对象,甚至也不是谈论的对象。人与物的对象性关系只会将那最切近于人的远离于人。
4. 所以,从更深、最深的角度,在这场“一个人对一个人的战斗”中,只有祈祷才是对那不可言说的上帝的真正的言说。祈祷是本己神学的言说范式。护教者德尔图良的“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应该被重新发现和更正。正是从对德尔图良的抛弃开始,基督教开启了它的堕落之途。“上帝之子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不感到羞耻,因为人必须为之感到羞耻。上帝之子死了,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这是荒谬的。他被埋葬又复活了,这一事实是确实的,因为它是不可能的。”
5 . “不要想,但要看。”在这场秘密的历险中,我们并不能祈求荣耀和永生。但上帝的慈恩终将降临。这样,
上帝啊,背离你 意味着倒下,走近你 意味着站起留在你的心中 意味着安全。上帝啊,离开你意味着死亡,回到你的身旁 意味着复生,留在你的怀抱中 意味着生命。 ——奥古斯
2. “人性是总体的标准。”还有,“真正的人性是真正的宗教的标准”——人道是每一种宗教的最低标准;“真正的宗教是真正人道的实现”——宗教是实现人性的最好先决条件。(汉斯•昆)可以说,这种所谓的“普世宗教”它仍然沦陷于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上帝存在的“五路证明”究其实,是将那至上的位格降格,将他与作为理智“单子”的人类(creation)相提并论,甚至在一种更隐蔽的意义上,其存在尚需作为人的核心的理智来“论证”他的合法性(合理性)。被理智知晓的东西并不是信仰之物。而这一点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之前并不明了。可以说,“上帝问题”在哲学中的合法席位并不是一个问题。作为所有人的上帝,其无限的位格存在是真正的普适性和普世性的。
3. 位格信仰是整个圣经的核心。人类知识的临时性的隐蔽与形而上学互为因果。形而上学其本质本是超时间世界和趋向无时间世界。然而,不幸的是,它被人类的自以为是和傲慢无知所玷污。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以“人道主义”为自身旋转轴心的“形而上学”不能将那隐而不显的“无限”(“无限者”)显明。它将自身蜕变为孔德的实证科学。而归根到底,上帝并不是证明的对象,也不是所谓“直觉”和“智的直觉”的对象,甚至也不是谈论的对象。人与物的对象性关系只会将那最切近于人的远离于人。
4. 所以,从更深、最深的角度,在这场“一个人对一个人的战斗”中,只有祈祷才是对那不可言说的上帝的真正的言说。祈祷是本己神学的言说范式。护教者德尔图良的“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应该被重新发现和更正。正是从对德尔图良的抛弃开始,基督教开启了它的堕落之途。“上帝之子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不感到羞耻,因为人必须为之感到羞耻。上帝之子死了,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这是荒谬的。他被埋葬又复活了,这一事实是确实的,因为它是不可能的。”
5 . “不要想,但要看。”在这场秘密的历险中,我们并不能祈求荣耀和永生。但上帝的慈恩终将降临。这样,
上帝啊,背离你 意味着倒下,走近你 意味着站起留在你的心中 意味着安全。上帝啊,离开你意味着死亡,回到你的身旁 意味着复生,留在你的怀抱中 意味着生命。 ——奥古斯
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
姐姐 我醉了
我是醉了求你扶住我
象黑暗而仁慈的地母一般扶住我
求你 姐姐
姐姐 今夜你的黑头发
多象睡去的寂寞的黑夜
黑夜是神的伤口
你是我的伤口
岩石渗出第一滴血
姐姐 我会斩断最后一根桅杆
让黑暗回到黑暗永恒回到永恒
飘洋过海做一位铁石心肠的船长
匆匆诞生匆匆死亡的船长
我是醉了求你扶住我
象黑暗而仁慈的地母一般扶住我
求你 姐姐
姐姐 今夜你的黑头发
多象睡去的寂寞的黑夜
黑夜是神的伤口
你是我的伤口
岩石渗出第一滴血
姐姐 我会斩断最后一根桅杆
让黑暗回到黑暗永恒回到永恒
飘洋过海做一位铁石心肠的船长
匆匆诞生匆匆死亡的船长
订阅:
博文 (Atom)